一、項目背景
為積極響應國家《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》(環大氣〔2019〕35號)政策要求,福建某鋼鐵企業針對廢鋼料場揚塵問題,啟動了抑塵系統智能化改造項目,通過引入鷹眼視頻識別與TSP在線監測系統,實現對料場揚塵的精準識別、實時監測及智能抑塵聯動,全面提升環境治理水平與自動化管控能力,確保料棚內管控與治理系統全面滿足超低排放標準。
二、項目需求
為滿足超低排放要求,需在煉鋼產能置換主廠房加料跨增設廢鋼料場抑塵裝置及TSP系統。針對堆場作業及行車取放料等主要起塵環節,每臺霧炮均配備一套鷹眼智能識別系統及一套TSP粉塵監測設備,實現對揚塵行為的自動識別與粉塵濃度的實時監測。通過信號聯動,系統可自動觸發相應霧炮進行精準抑塵作業,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智能控制。
三、技術方案與系統構成
本項目采用“智能識別+實時監測+聯動控制”一體化治理模式,系統主要由以下部分構成:
TSP監測儀:可實時監測TSP、PM10、PM2.5濃度及溫濕度數據,當粉塵濃度超預設值時,自動觸發抑塵指令,為治理行動提供精準數據支撐。
鷹眼霧炮聯動系統:系統支持手動、鷹眼識別與TSP監測三種聯動模式。當鷹眼識別到產塵行為或TSP監測數據超標時,霧炮控制器可自動調節霧炮啟停、水平及俯仰角度,聯動響應時間≤10秒,可實現對揚塵區域的快速定向抑塵,確保治理全覆蓋、高效率。

智能料棚管理平臺:平臺集環境監控、設備聯動與運維管理于一體,依托電子地圖實時展示鷹眼、霧炮等設備布局與運行狀態。平臺實時監測TSP濃度、溫濕度等參數,支持多維度趨勢分析,同步記錄設備運行數據、故障預警及聯動日志,全面支持設備健康管理、污染溯源與抑塵效果可視化追溯,構建閉環智能治理體系。并基于三種智能模式精準驅動霧炮抑塵:
治理計劃聯動:根據廠房內產塵的時間和空間分布,平臺可根據總塵濃度數據分析自動添加或用戶手動添加治理計劃,指定一個或多個霧炮在指定的時間范圍內自行開啟抑塵,做到提前預防的作用。
視頻聯動:主要針對于廠房內物料倒運的卡車和鏟車。在廠房內,能夠通過智能攝像機結合配套的視頻定位算法,獲取車輛位置或區域,調動霧炮進行定點抑塵。
總塵報警聯動:當廢鋼料場廠房內某個總塵監測設備超出預設值時,開始該區域內的霧炮進行掃射,進行大范圍的抑塵。


四、系統聯動邏輯
監測觸發:TSP監測儀實時采集粉塵濃度數據,當數值超8mg/m3時,向智能平臺發送報警信號;
識別定位:鷹眼系統通過高清視頻識別車輛移動、物料裝卸等產塵行為,精準定位污染區域,并將位置信息同步至平臺;
自動執行:智能平臺接收監測與識別數據后,向霧炮控制器下發指令,啟動對應區域霧炮進行噴霧抑塵,同時記錄運行數據;
效果反饋:抑塵過程中,TSP監測儀持續追蹤濃度變化,當數據回落至達標范圍時,平臺自動停止霧炮運行,避免資源浪費。
五、項目實施效果
環保指標:精準達標超低排放要求
廢鋼料場封閉廠房內顆粒物濃度穩定≤8mg/m3,無塵土飛揚現象;鷹眼系統識別響應時間≤4秒,霧炮聯動時間≤10秒,符合技術協議要求。
效率提升:降低人工成本,優化治理精度
系統投用后,實現揚塵治理“無人化、自動化”,無需人工值守操作,每年為企業節約人工成本約30%;同時,基于鷹眼識別與TSP監測的精準聯動,避免了傳統“大面積、無差別”抑塵導致的水資源浪費。
數據價值:助力精細化管理
智能平臺可實時展示粉塵濃度曲線、霧炮運行狀態、設備故障信息等數據,支持歷史數據查詢與報表導出,為企業分析產塵規律、優化生產流程提供數據支撐,推動環保管理從“被動治理”向“主動預防”轉型。
六、項目價值總結
本項目通過融合鷹眼識別、TSP監測與霧炮聯動控制,構建了一套高效、精準、可靠的無組織揚塵智能治理系統。系統具備高擴展性與開放性接口,支持與廠級集控平臺無縫對接,為鋼鐵行業料場粉塵治理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。